太上老君
一般佛教的佛菩薩圣像多數是眼簾微斂、面露慈光的“俯視眾生”,顯示出佛教“慈悲”的特質。
一般的道教神像有不少濃眉上揚、雙眼圓睜,表示出威武逼人、剛毅不拔的神氣,比如關帝。
佛像與道教神像的差異,還可以從手勢、器物、服飾上來區分。佛菩薩的手勢一般有結印與放光接引等種種姿態,有的則手執蓮花、凈瓶、摩尼寶珠等,代表清凈、光明、善美;道教神像則一般都是仗劍執?,或手執長槍、金剛杵等兵器,代表善惡分明、替天行道。佛教的佛像多數是身金色,樸實無華,相好莊嚴而無胡須;道教的神像則披衣掛袍,穿金戴銀,長髯飄飄,暗示修練有成,道行高深。
佛教僧尼居住的處所稱為寺院、精舍、講堂等,日常所使用的法器有鐘、磬、木魚、鐺鉿、鐃鈸等。道士們修行的場合一般稱為宮、觀或廟,他們所用的法器中,寶劍和鏡鑒是除邪禳災的重要法寶。鏡鑒有所謂三元寶照,即天照、地照、人照三種金屬鏡鑒,有固定的尺寸,須依法鍛造。13930884666;18731220012
一般的道教神像有不少濃眉上揚、雙眼圓睜,表示出威武逼人、剛毅不拔的神氣,比如關帝。
佛像與道教神像的差異,還可以從手勢、器物、服飾上來區分。佛菩薩的手勢一般有結印與放光接引等種種姿態,有的則手執蓮花、凈瓶、摩尼寶珠等,代表清凈、光明、善美;道教神像則一般都是仗劍執?,或手執長槍、金剛杵等兵器,代表善惡分明、替天行道。佛教的佛像多數是身金色,樸實無華,相好莊嚴而無胡須;道教的神像則披衣掛袍,穿金戴銀,長髯飄飄,暗示修練有成,道行高深。
佛教僧尼居住的處所稱為寺院、精舍、講堂等,日常所使用的法器有鐘、磬、木魚、鐺鉿、鐃鈸等。道士們修行的場合一般稱為宮、觀或廟,他們所用的法器中,寶劍和鏡鑒是除邪禳災的重要法寶。鏡鑒有所謂三元寶照,即天照、地照、人照三種金屬鏡鑒,有固定的尺寸,須依法鍛造。13930884666;18731220012